坐落在曼哈顿中城繁华地段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是现当代艺术收藏、展示和研究的最某种名机构之一。对建筑同行来说,它与“国际式”一词的紧密联系,使它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形象。在20世纪末年,“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举行,让它在颠覆自身历史形象的同时,显示出前瞻及诱导建筑和艺术发展的持续野心。回顾它过去70年间,在收藏、运营、策划和馆舍建设与改造方面经历的变化,在这一规模庞大的混血建筑综合体在保守的外表之下,力求平衡艺术、技术和社会时尚多方面因素的努力。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成长变迁,也是当代艺术之都纽约特有的商业文化的再现。 当今冠有现代艺术头衔的博物馆家族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屈一指,其闻名程度,可以让它在全称里不加地名以示区别,直呼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范围以内,不少人略称为“现代”或者它的英文简称。 2000年之后,现代艺术博物馆由于馆藏扩充甚多,原馆址亦需整修,遂开始了新建物的计划,该馆在2002年5月21日关闭,将部份馆藏迁往皇后区长岛市的一个旧钉书针工厂继续展览,称做MoMA QNS。2004年11月20日,由日本建筑师谷口吉生设计的新馆开幕,门票从美金12元调涨到20元,引起了不少争议。使它成为纽约市中最昂贵的博物馆之一。幸而该馆经美国Target连锁店赞助后,保持于每周五下午四点后,开放访客免费参观。谷口吉生的作品也在开馆时广受评论,除批评外观不过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现代建筑外,亦有不少人对馆内动线感到不满。 在新馆的花岗岩与玻璃建物外观都完成后,该馆一年的访客数约为250万人次,比往年约150万人数增加了许多,现任馆长葛兰·罗瑞希望保持访客数在210万人次。 200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宣布与英国泰德美术馆联盟,共同投资设立以现代艺术为主的大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