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地连九塞,势控燕秦,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最著名和保存最多的是明代长城。辽代,井陉成为“畿右内边”,井陉关(即固关、娘子关)和阜平县龙泉关、唐县倒马关、易县紫荆关,共为畿辅咽喉。明代,此四处重关连接在一起,在井陉境内的长城达100多千米。 井陉县明长城现存烽火台9处,关隘12处,有的保存完好,其中,馒头垴一处烽火台和安底沟关隘现存石门、城墙、城门洞,保存完好。敌楼呈梯形方柱式,高5米多,楼分3层,均以条石砌筑。底层有南北方向关门,北门额上镶嵌有石匾,题“威远”两个楷书大字,笔力苍劲雄浑。南面墙壁上镶嵌题名石,刻有“大明嘉靖贰拾壹年岁次壬寅夏四月之吉重修古榆树隘口城垣”字样,另有14行分别书刻姓名、官职。敌楼中层东面有门,可沿台阶登上城墙。城墙建有垛口、箭窗,是太行山区保存较完整的古长城,同时也是我国修筑年代最晚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