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中南门古城位于铜仁市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36685平方米,古民居建筑总面积25544平方米,是铜仁市仅存的足以反映古城风貌的原生历史街区,是铜仁市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古建筑以南北走向的中山路为纵轴线,分列于路的两侧,再以东西向的无数条巷道连成一体,望楼、宗祠、民居、店铺、巷道、城墙、码头渐次排开,建筑数量多,种类齐全。据调查,古城区内的民居大多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多数是明清时期留下的,各族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商业建筑格式在这里巧妙结合,黔东文化、中原文化、徽商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直观地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今年5月19日系第一个“中国旅游日”。为隆重庆祝这一节日,充分发挥旅游在传承中华文明、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良好氛围,铜仁市人民政府、铜仁地区旅游局决定于5月19日—25日,在铜仁古城区举办“桃源铜仁明清古城”第一个“中国旅游日”铜仁古城文化旅游节。 据悉,铜仁古城两江汇流,因水而生。史志记载,元朝年间,有渔人在古城外大小江汇流处得儒、释、道铜人三尊,古城因此得名。新近考古表明,在距今三千年左右,铜仁锦江两岸已人烟稠密、文化繁荣。明清时,已舟楫往返,商贾云集,会馆林立,享有“黔东护商栈”之称誉。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知府朱铿以河为依托始建土城,后经历届官府不断层台垒石,形成九门、三街、六巷的格局。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城内古街、古巷、古城池、水码头、古井、古树、古四合院木屋俱存,青砖黛瓦,鳞次栉比,是不可多得的城市发展实物档案。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来,铜仁地市两级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对古城实施保护性修葺和开发,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古城焕发出了崭新生机,极具观赏和体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