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邯郸市区串城街南段,全长约75米,宽1.8米,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 1981年重新维修,并建石柱碑亭,碑亭高4.4米,宽2.3米。碑文记载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为廉颇回车让路,争取将相和好的历史故事。.
“将相和”:战国时期,赵国发现了一块美玉“和氏璧”,秦王假意以十五个城池,来换取这块宝玉。当时秦国势力很大,赵国远不是其对手,赵王明知有诈但又不能拒绝,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舍人蔺相如自荐送玉入秦。到秦国后,他察知秦王没有诚意以城换玉,于是暗中派人先将玉送回赵国,然后以大义责秦王,最终完璧归赵。秦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设宴于渑池,请赵王赴会。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王决定涉险,相如随行。席上秦王借鼓瑟辱赵王,反被相如所辱。后在大将廉颇的接应下,赵王君臣安然回国。相如连立大功,被封上卿,官职还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扬言要羞辱相如,二人每在街上相遇,相如都自动退避。人们不解其意,以为相如惧怕廉颇,后才知相如是以国事为重,廉颇知道后,惭愧不已,于是身负荆杖至相府请罪。此后这文武二臣齐心合力,辅佐赵王,赵国遂日渐强盛。
春秋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