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统是一个距离曼谷仅56公里远的较小的府。该府以名为“佛统大佛塔”的古代宗教建筑为特色,它是标志佛教流入泰国的第一个宗教上的划时代标记。佛统也以丰富的水果种类和有名的菜肴而得名。 该城市原来位于海边,它于他叻瓦滴时期时尤为繁荣。根据考古发现,佛统是第一座受到佛教和印度文明影响的城市。从这座城市发现的佛统大佛塔和其它遗迹来看,人们相信该城市是那个时代的文明中心。不同种族的人们定居在佛统。然而,河流沿岸的气流变化迫使人们移居到河岸边,随后,这些社区发展成了一座座城镇。 新城镇叫做“那空差席”或者叫做“Sirichai”,使得佛统被遗弃了几百年,直到拉玛四世国王统治时期。当国王陛下还处于修道时期时,他巡游到佛统,并发现了被认为是所有宝塔中最大的一座——佛统大佛塔。 当拉玛四世国王登上王位后,他下令建造一座钟状佛塔替代从前的佛塔。其周边地区也进行了修复和改善。他还下令挖凿一条名为“佛塔Bucha”的水道以利于流通。拉玛五世国王也下令重新将该城镇定位为它以前所占据的从Thana乡、那空差席县到佛统大佛塔的地区。佛塔从那时开始就在那儿了。 在拉玛六世国王统治时期,在Sanam Chan乡修建了一座宫殿作为其来此巡游的临时居住地,也修建了许多条公路。在佛塔Bucha水道上修建了一座大桥,国王陛下为其命名为“Charoensattha大桥”。后来,他下令将那空差席更名为佛统,但该辖区仍旧叫做“那空差席”,直到拉玛七世国王统治时期该辖区的这一叫法终止为止。
大佛塔: 又名帕巴吞金塔(PhrPatgom Chedi),泰国最古老、最大和最高的佛塔,世界著名佛塔之一,也称“佛统大金塔”。位于泰国佛教圣地佛统府首府佛统市中心,已有2000多年历史。 初建时只有39米高,到公元1853年,大塔几乎倾塌,拉玛四世重新修建新塔。第二次修建的佛塔,因遭暴雨袭击,部分被毁。后经拉玛五世重加扩建,才成了现在的佛塔。现在这座大塔,由3个不同时期兴建的佛塔组成,一个套着一个,为佛塔建筑艺术上的少见造型。 塔高120米,呈螺旋状的塔尖部分高40米,圆形塔底直径为50多米。从远处望去,金塔就好像一座巨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极为壮观。金塔中有一尊金佛和一尊卧佛,藏有珍贵的佛骨。拉玛六世的骨灰也埋藏在塔中。 在大塔坐落的第一层平台上,有两个“塔中之塔”的模型,为游人介绍了大塔两次兴建的经过。平台上栽有不少从斯里兰卡移植来的菩提树,树影婆娑,环境幽静。在第二层平台上有4座佛殿,东面的佛殿金碧辉煌,内有释迦牟尼的塑像,佛像后面墙上塑有菩提树的壁画,四周绘有龙王、隐士、鸟王等图案。 西面佛殿为卧佛殿,殿前有一棵已有三四百年的菩提树,是佛殿珍贵之物。南面和北面的佛殿也各具特色。另还有24座钟亭环绕着大塔,以6座为一组,间隔相等。每年佛历11月中旬,佛统节举行礼佛盛会,都要在大金塔所在的广场上举行,届时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商贾、游人除拜佛外,还要进行物资交流和观看文艺表演。 月宫: 金塔以西约2公里的府行政公署,原是曼谷王朝拉玛六世王的行宫,叫沙南庄,意为“月宫”,也称新王府。宫中有大小宫殿6所,其中沙玛奇默穆宫为典型的泰式建筑,十分富丽,当年用以供臣属觐见,今为俱乐部。差里蒙空抑宫则为古西洋式。行宫中建有人身象头的卡勒神像。 宫中还有一座义犬铜像,是拉玛六世王的爱犬雅丽,后被一侍从妒杀。六世王为其立像,在台基上还刻有他的悼犬长诗。佛统市区多现代化建筑,新旧建筑布局协调,街道整洁,是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