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东距包头市东河约50公里,因为有一座三娘子的骨灰塔堂“太后庙”在内,所以又称“三娘子庙”。 三娘子为明朝时蒙古可汗阿拉坝汗的第三妻,由于她智勇兼备,才貌超群,深受阿拉坝汗的信任,并采纳了她与中原友好往来的主张。阿拉坝汗死后她又执行了继续与明朝友好往来的政策,维系了土默特部与明朝间和睦相处40多年的安定局面。 在此期间她积极开展与中原地区的和平互惠通商与文化交流,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朝政府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封她为忠顺夫人,封阿拉坝汗及其子孙为顺义王。在美岱召大门上保存的一块匾额上面刻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16个字,表现了国家安定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意义。最有意思的是碑上刻了“大明金国”的字样,把曾经是敌对的明朝刻在前面,表示既接受了明朝的封赐,又保留了自己的国号。美岱召是一座庙与城相互结合的建筑。 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朝廷曾经“赐俺答城曰福化城”,是为庙的前身。万历十年(1582年)阿拉坝汗曾经邀请三世达赖锁南坚错人蒙来说法,首赠他“达赖”的称号,并追认前两世活佛为一世、二世达赖。后来这座福化城便与喇嘛庙结为一体了。高高的城墙、雄伟的佛殿和三娘子的庙堂结合得十分巧妙完善。美岱召这一古建筑群,不仅在建筑布局、造型以及建筑艺术等内容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所反映的蒙汉和好。民族团结的历史对今天来说,更有其深远的意义。
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建筑上更有独特的风格。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这些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