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遐迩的灵山大佛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哪些特殊的因缘际会呢? 首先,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其次,灵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下建造起来的,得到了中国佛教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襄助。在灵山大佛建设过程中,赵朴初先生还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随着灵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圆满了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灵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现代高新科技,如先进的抗风、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针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发髻里。由于使用了特型铜壁板和先进的焊接技术,大佛的外型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那是大佛在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那是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庄严安详的大佛,时时刻刻都在祝福我们呢。可以说,灵山大佛是集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 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我们现在这样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盛世,才能实现这一盛举。 不知道大家在朝拜大佛时是否注意到――瞻仰大佛,不论您走近走远,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总跟随着你,关注着你。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佛眼”真的会“动”,难道是“佛法无边,无所不见”么?其实是雕塑家的神来之笔和建设过程中的天作之合,创造了如此神奇的效果。关于灵山大佛的神奇,在民间和游客、信众中还有许多传说,例如灵山大佛开光时的奇异瑞象、太子像开光千僧大法会时的祥瑞天气等等,如果您有兴趣,不妨前来灵山探个究竟吧!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控制,盛行东南风,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受大陆盛行的冬季季风控制,大多吹偏北风;春、秋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春季天气多变,秋季则秋高气爽。 无锡市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1079.3毫米,年平均雨日12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83.8小时,日照百分率45%。一年中最热是7月,月平均气温28.0℃,月平均降水量157.7毫米,月平均雨日12天,月平均日照时数216.5小时,日照百分率50%。一年中最冷是1月,月平均气温2.9℃,月平均降水量42.3毫米,月平均雨日9天,月平均日照时数134.7小时,日照百分率42%。
该处原为历史名刹祥符寺之旧址,如今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了八十余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这尊堪称全球之最的佛像于一九九六年底建成。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因青铜件持久永恒,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况且青铜艺术古朴素雅、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故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大佛的塑造,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的记载完成。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胸前记号代表万德庄严。整个佛像形态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