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岛,全称西瑁洲岛,坐落在三亚市西南8海里的三亚湾海域,是海南第二大岛,与东岛恰似在碧波中鼓浪而行的两只玳瑁,“波浮双玳”自古便是三亚的一道胜景。 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由西岛海上游乐世界和牛王岭游览区两大版块组成:西岛海上游乐世界是一个汇聚了汇聚海上运动、潜水观光、天然浴场、沙滩娱乐、椰林休闲的动静皆宜的立体海岛景区;牛王岭游览区是一座与西岛几近相连的袖珍小岛,拥有最原始的海岛风光,可以欣赏到壮阔的海天一色、鬼斧神工的礁石景观、雄浑的日出日落以及星罗棋布的军事遗迹。 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以其秀美的山体,迷人的珊瑚礁,清澈的海水和松软的海滩,成为三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胜地之一。
西岛气候 西岛属热带边缘性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4摄氏度,全年阳光充足,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西岛成因 西岛位于西太平洋地壳构造不同发展阶段的大陆边缘区,它的底层构成与三亚市的底层构造上是一致的。 峰峦变岛屿,平地卷波涛。与三亚的大陆架原本紧紧相连在一起的西岛,历经沧桑变迁,几经浮沉才变成了今天这么一个“孤悬海外、四无毗连”的海岛。东岛和西岛是一对脉脉相连的峰峦海岛。 西岛地形地貌 全岛面积约2.8平方公里,西岛的地形地貌大致分为南中北三部分,南高北低,北部为平沙地,由珊瑚、贝壳、砂粒组成,地势低平;中部为草林坡地,为渔村所在地;南部为突兀峻峭的丘陵,由花岗岩构成,最大标高为122.5米。 西岛土著居民 西岛自有居民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岛上分东、西、中、新四个小渔村,居民700多户,近4000人,都是汉族,有麦、陈、谢等10个姓氏。 据考证,西岛人的祖先是福建省甘蔗园村人氏。明朝的时候,福建省甘蔗园村群众为了谋生计,他们有的一个族群地,有的一个村落的集体迁往海南岛,不幸在海上遭遇到台风后,他们中的一部分漂泊到三亚港门村,一部分漂落到西岛,这就是西岛的“土著”居民。 西岛陆上动植物 从远望去,西岛全岛被绿色覆盖,植被多为台湾相思树、小叶桉及少量的麻黄、椰树等热带乔木,以及相思豆、三角梅、草海桐、仙人掌等灌木林。 西岛南部山上,有野生猕猴几十只,以食虾蟹为生;有省级保护动物金丝燕,盛产海岛珍品——燕窝。 西岛门户——肖旗港 17公里的三亚湾椰梦长廊西端,凯宾斯基酒店和天涯海角之间,便是西岛之旅的启航点,西岛旅游专用码头——肖旗港。 肖旗港陆域占地面积为267亩,拥有85000平方米内挖式港池、通透大气的游客中心、宽敞的购物大厅,堪称一流的旅游专用码头。 在这里乘船,不到10分钟的快艇便可登陆西岛。 离岛——牛王岭 牛王岭实际上应该叫牛王岛,是位于西岛西南方,与西岛几近相连的袖珍小岛。岛上礁石嶙峋,其石形态很像牛鼻而被称为牛鼻岭,后更名为更为雅致的“牛王岭”。 关于玳瑁 西岛形似玳瑁,盛产玳瑁,和玳瑁有着不解之缘。那么玳瑁是怎样一种生物呢? 玳瑁又叫文甲、十三棱龟等,体长60-170厘米,体重约为45千克。头部和背部有对称的大鳞,其中前额鳞为2对。鼻孔位于接近吻端,上颌钩曲,吻部侧扁,嘴的形状很像鹦鹉的嘴,颌縁呈齿覆瓦状排列,有一对肋盾,腹部为黄色,整个身体光泽美丽,十分悦目。四肢呈浆状,前肢较大,具有2爪,后肢较小,仅有一爪,尾短小。 玳瑁是海洋中较大而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经常出没于珊瑚礁中,主要捕食鱼类、虾、蟹和软体动物,也吃海藻。它的活动能力较强,游泳速度较快。上下颚强而有力,不仅能弄碎蟹壳,还能嚼碎软体动物的坚硬外壳。 玳瑁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每年3-4月是玳瑁的产卵期,雌性在白昼上陆在海岸沙滩挖穴产卵,一个繁殖期可以产3次卵,每次产卵130-25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大约需要2个月幼体便孵化出来。 西岛女民兵 1952年10月,西岛开始驻军,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榆林指挥部管辖。著名的西岛女民兵连创建于1959年,曾受刘少奇、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40多年来86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宾进行了实弹射击表演。“八姐妹炮班”一度名扬全国。
从9月份到农历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