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位于什刹海前海东北的烟袋斜街,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
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热,气候适中,是理想的旅游季节,尤其是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为中外游客所称道的'金色北京'。全年最好旅游月份,是4、5、9、10月份。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依山傍海,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非常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各具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1.8℃,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4.6℃,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为26.1℃。北京春秋季较短、冬季稍长,年均降水量644毫米,无霜期为180天。北京虽冬天较长,但室内取热设备甚好,温暖如春。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冬季到北京旅游,毛衣、棉大衣还是需要带上的。 北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有天气预报栏目和解说,请注意收看。也可以拨电话859,它以汉、英两种语言提供当天和次日的天气预报。 不过,北京的游览节目多是人文古迹,名胜建筑,民俗风情,这些项目不受气候影响,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来北京旅游。冬季,北京的旅行社和饭店,都提供淡季价格,能节省很多。